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級社 > 正文

DNV:綠色和高能效是未來發展趨勢
2013-08-16 07:55:43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挪威船級社(位置 聯系)(DNV)不僅是全球領先的知名船級社,在其他領域也因其出眾的技術專長而聲名卓著。

除了傳統的船舶入級業務,DNV還為包括海事、油氣和能源在內的領域提供技術和環境風險管理服務;而且作為全球領先的認證機構,DNV亦為眾多行業提供專業并權威的認證服務。

作為全球領先的風險管理服務機構和以知識為核心的企業, DNV每年將其營收的5-6%用于研發與創新,其員工亦為公司的卓越研發和創新能力而深感自豪。DNV在中國的發展已有125年的歷史,中國蓬勃發展的綠色經濟為DNV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DNV副總裁兼大中國區主席姚伯樂(Joerg Beiler)表示,以更加綠色的設計和更高能效為代表的創新技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尤其在造船領域。

“提高能效可以大幅削減航運公司這幾年不斷飆升的燃油成本,同時還可以顯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適應更為嚴格的環境法規的要求。”姚伯樂說。

綠色設計

姚伯樂指出,當前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是以LNG作為船舶燃料。研究數據顯示,與傳統使用重油燃料的船舶比較,LNG為燃料的船舶能降低15-25%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還能減少85-90%的氮氧化物排放。

這類船舶將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根據DNV發布的《2020年航運報告》,到2020年,每訂造10艘新船就有超過1艘是以LNG作為燃料的。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種機遇對中國造船廠而言更像是一種挑戰。但是姚伯樂卻對此持樂觀態度。

“中國的造船廠,尤其是大的造船廠越來越有競爭力。近幾年他們在建造能力和技能上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從一系列高端船舶的成功交付上獲得了很好的驗證。”他說。

盡管中國造船廠發展迅速,但與更先進的競爭對手比,中國造船廠還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姚伯樂說,“DNV愿意在包括共享安全和質量管理的專業知識和設計經驗等諸多方面和中國船廠合作。”

海工機遇

在旺盛的海洋石油開采需求的刺激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造船廠都希望進軍海工市場,分散在航運市場低迷時面臨的風險。

中國對于海洋平臺以及不斷上揚的石油需求將使其在未來數十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工市場之一。業內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海洋平臺需求占全球的5~7%。這個數據有望在2015年攀升至20%,形成約190億美金的海工市場。到2020年,這一市場更可發展到高達400億美元,相當于全球35%的市場份額。

姚伯樂表示,“我們看到海洋平臺的新造市場持續表現活躍,而且發展趨勢顯示將有更多的海工新訂單落戶中國船廠。”

中國船廠亦在不斷發展壯大,強化他們在市場上的地位。姚伯樂相信DNV在海工領域的專業技術和豐富經驗將有助中國的海工企業更好地了解并適應復雜的海工法規和環境要求,制造出更加安全、更加綠色、更具有競爭力和更加環保的海工產品。

“中國在海工領域正蓄勢待發,并創下了不少成功建造的記錄。尤其是一些里程碑式的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裝置的交付獲得了越來越多船東的青睞。”他說,“我們有雄心支持中國海洋工程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獲得更多訂單,建造更多更為復雜的海洋平臺。”

作為一家在海工領域領先的船級社,DNV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參與到歐洲北海地區海洋石油的勘探和開發。DNV相信其經驗和標準不僅可以幫助中國企業適應復雜的海工技術規范和環境要求,同時確保整個行業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為了分享DNV百年積累的知識和專業技術,DNV自2005年在大中國地區建立了完善的海事培訓學院網絡,在大連、上海、廣州、香港以及臺北均設有DNV培訓學院。據統計,DNV提供了500個相關領域的培訓課程,超過11,000位業內人士接受過DNV的專業培訓。